2025年6月17日,廣東嶺南職業(yè)技術學院召開品質教育工作推進會,以“聚焦品質教育,賦能高質量發(fā)展”為主題,系統(tǒng)總結育人成果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任務。會上,校長勞漢生系統(tǒng)闡述了以“品德+素質”為核心的品質教育特色品牌建設思路(簡稱“品質教育”)。這一理念以“把學生當完整的人來培養(yǎng)”為核心,突破了傳統(tǒng)教育“重技能輕素養(yǎng)”的局限,提出“不僅教本事,更教做人;不僅看成績,更看擔當、溫度、審美與實干”的育人新范式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,高校作為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主陣地,正從“知識傳授”向“價值塑造與能力培養(yǎng)并重”加速轉型,嶺南職院的“品質教育”正是這一轉型的生動實踐。
從“五育并舉”到“五育融合”:解碼品質教育的核心內涵
“品質教育”以“立德樹人”為根本遵循,以培養(yǎng)“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”為目標指向,本質上是聚焦核心素養(yǎng)、融合五育價值、指向終身發(fā)展的全人教育范式。其內涵可從五大維度展開深度闡釋:
01德育鑄魂:在真實場景中點燃精神火種
“德育不是空喊口號,而是讓孩子在真實生活里看見自己的‘光’?!睅X南職院用實踐印證這一理念。2022級學生小南(化名)的成長軌跡便是典型案例——作為國家資助政策的受益者,他在2023年獲評“廣東省‘國家資助與助學貸款政策下鄉(xiāng)行’優(yōu)秀實踐隊員”,更在暑期社會實踐中走進鄉(xiāng)村,用親身經歷為寒門學子解讀資助政策,讓“知識改變命運”的信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。
這樣的德育場景在嶺南職院俯拾皆是:在思誠書院的紅色文化基地里,學生化身“講解員”,在革命先輩的故事中觸摸“家國”二字的重量;“誠信考場”內,無人監(jiān)考的約束下,學生用一張簽名表許下“對自己選擇負責”的承諾;宿舍夜談會上,輔導員傾聽學生吐槽“人際焦慮”“就業(yè)壓力”,用一句“你已經很棒了”傳遞溫暖支持……這些細節(jié)不是簡單的活動安排,而是用浸潤式教育為學生點亮心燈。
02智育提質:以問題導向鍛造解決能力
“智育不是知識的單向灌輸,而是教孩子‘解決問題’。”這一理念推動著嶺南職院教學模式的深度變革。信息技術課上,學生不再敲課本代碼,而是為社區(qū)老人開發(fā)“防詐騙小程序”;會計課中,賬本從虛擬數字變?yōu)樾∥⑵髽I(yè)的“稅務優(yōu)化方案”;在學校大力實施顛覆性教學改革的背景下,課堂形式更從“教師講、學生聽”升級為“問題驅動+團隊協(xié)作+成果落地”——學生組隊調研、分析數據、形成方案,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。學院創(chuàng)新性全面推行“5+3”人才培養(yǎng)模式,即師生組建真實創(chuàng)業(yè)項目團隊,體驗5種職業(yè)角色(營銷、研發(fā)、生產、人事、經理5種角色),配備3方導師(由學校導師、企業(yè)導師、創(chuàng)業(yè)導師組成的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導師團隊)。這種“接住生活問題”的智育模式,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“求真理、悟道理、明事理”的智慧。
廣東嶺南職業(yè)技術學院教學模式深度變革
03體育強魄:在挫折教育中培育堅韌品格
“體育不是跑斷腿,而是讓孩子‘摔倒了還想爬起來’?!睅X南職院的“吉尼斯”體育挑戰(zhàn)賽便是這一理念的注腳——趣味體育與競技項目并存,既設排名激勵,更重過程體驗。足球場上,學生曾捧回“省長杯”冠軍,也試過在決賽失利后卷土重來再奪冠;籃球課上,教師關注的不是比分,而是“為何不傳球給隊友”的團隊意識,是“輸球后是否鼓勵隊友”的包容精神。這種“抗挫力”培養(yǎng),讓學生在汗水里學會堅持,在協(xié)作中懂得擔當。
“抗挫力”培養(yǎng)讓學生在汗水里學會堅持,在協(xié)作中懂得擔當
04美育潤心:在生活感知中厚植文化自覺
“美育不是畫畫彈琴,而是讓孩子‘看見生活的美’?!睅X南職院的“廣繡工作坊”與“英歌舞工作坊”正是這樣的美育課堂:學生跟非遺傳承人學廣繡,從抱怨“針腳太細扎手”到繡出木棉花掛窗前,忽然讀懂“細膩的美”;練習英歌舞時,在日復一日的枯燥中堅持,最終在全國大學生美育成果展上躍動奪冠。這些實踐不僅是技藝傳承,更讓學生在文化浸潤中增強自信——學生創(chuàng)作的鄉(xiāng)村振興主題繪畫、校園生活微電影,既是審美創(chuàng)造,更是價值觀念的生動表達。
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廣東嶺南職業(yè)技術學院英歌舞獲央視等主流媒體報道
05勞育立身:在實踐淬煉中涵養(yǎng)勞動情懷
“勞育不是干活兒,而是在實踐中讓學生‘珍惜別人的勞動’?!睅X南職院依托校內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園區(qū)、實訓基地與校企合作平臺,構建起“崗位練兵”“技能比武”的勞育體系:智能制造專業(yè)學生在企業(yè)實習中參與產品加工,將課堂知識轉化為崗位技能;護理專業(yè)學生在醫(yī)院實踐中掌握基礎護理操作,培養(yǎng)“嚴謹細致”的職業(yè)態(tài)度。2024-2025學年,學校修訂《勞動教育》管理辦法,為2024級新生開設“衣、食、住、行”專勞融合必修課,校園“勞創(chuàng)集市”上,設計服務、非遺服務、生活服務等多元展示,讓勞動教育從“課堂”延伸至“生活”。
五育融合:培育“完整的人”的時代答卷
品質教育的精髓,在于打破五育邊界,以“立德樹人”為邏輯主線實現深度融合。其終極目標,是培養(yǎng)既有堅定理想信念、扎實專業(yè)素養(yǎng),又有高尚道德情操、卓越創(chuàng)新能力、健康身心品格、深厚人文素養(yǎng)與強烈勞動意識的“完整的人”——既能適應社會需求,更能引領時代發(fā)展,真正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。
廣東嶺南職業(yè)技術學院在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(lián)網+大學生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大賽廣東省分賽中獲學校集體獎
結語
在嶺南職院的育人實踐中,教育不再是“苦大仇深”的灌輸,而是通過支教時“被需要”的溫暖、勞動中“付出意義”的領悟、失敗后“再試一次”的勇氣、美育里“熱愛生活”的感知,讓青年學子在真實體驗中回答“為何讀書”“為何努力”“為何善良”。
正如勞漢生校長所言:“教育最美好的樣子,是培養(yǎng)出‘既能仰望星空,又能腳踏實地’的完整的人?!睅X南職院的品質教育探索,不僅為新時代高校育人提供了鮮活樣本,更詮釋了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的深刻內涵——以品質塑魂,以五育賦能,方能培育出更多有理想、敢擔當、能吃苦、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。(通訊員:王淦 李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