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 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申屠永慶在2024-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
浙江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 申屠永慶
尊敬的老師們,親愛的同學們,大家新學期好!
今天,我們兩校區(qū)師生共同舉行2024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典禮,我致辭的主題是“在變化的世界中 堅定理想信念 勇于擔當 不斷前行”。
站在新學期起點,先讓我們一起環(huán)顧這個世界,看看它在悄然發(fā)生著怎樣的變革。2024年的世界,尤其引人矚目。全球政治舞臺上,美國大選的硝煙已經(jīng)升起,現(xiàn)任總統(tǒng)的退場,副總統(tǒng)的接棒,前任總統(tǒng)的再度參選,這是一幕幕現(xiàn)實版的權力交接,展示了民主游戲中復雜而微妙的平衡。俄烏戰(zhàn)爭已持續(xù)兩年多,巴以沖突仍在繼續(xù),我國周邊有些國家政局動蕩。
經(jīng)濟全球化如同一張無形巨大的網(wǎng),將各國緊緊相連。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,美國的貿(mào)易政策調(diào)整,歐洲的經(jīng)濟復蘇計劃,這些背后都是國家間的博弈,也是我們未來職業(yè)發(fā)展可能面臨的機遇與挑戰(zhàn)。
科技的飛速發(fā)展,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。一條推特,一個視頻,就能把千里之外的新聞瞬間帶到我們眼前。人工智能、量子計算、生物科技,這些新詞匯不再陌生,它們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方式,推動社會進步。
同學們,科技的日新月異,社會的瞬息萬變,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在世界變革中的角色。我們不再只是知識的接受者,而是創(chuàng)新的推動者;我們不再只是時代的旁觀者,而是歷史的參與者。我們在浙大附中的校園,每一次課堂上的學習討論,每一次實驗試驗的積極探索,每一次社會實踐活動的認真參與,都是大家在世界舞臺上留下的獨特印記。我希望大家能意識到,我們的每一次成長,都在為世界的未來添磚加瓦。在變化的世界里,我們要承擔起這份責任,堅定理想信念,勇于擔當,不斷前行。
同學們,站在新學期起點,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,我們要堅定無論世界如何翻涌,始終能照亮我們前進道路的東西——那就是理想信念。
喬布斯在車庫中創(chuàng)立蘋果時,他堅信科技可以改變世界;馬云在中國的互聯(lián)網(wǎng)土壤上播種阿里巴巴時,他堅信信息可以拉近世界的距離;袁隆平在稻田里苦心研究雜交水稻時,他堅信糧食安全是國家的基石;那么多的革命先輩、時代英雄經(jīng)歷血與火的考驗、艱難困苦的奮斗,他們堅信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,只有堅持和發(fā)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。
每一個偉大的成就,都源于一個簡單的信念,一個被熱情與決心包裹的夢想。大家也許會問,這樣的信念和理想,距離我們有多遠?其實,它就在每一個人的心里,等待被喚醒,等待被付諸實踐。同學們的夢想,無論是成為科學家、藝術家,還是企業(yè)家,還是教育家等等,都同樣重要,都同樣有力量。
堅定的理想信念,是我們面對挑戰(zhàn)的勇氣,也是我們在困難中堅持的動力。人生不會一帆風順,但每一次挫折,都是通往成功的階梯,每一次選擇,都是對理想的考驗。未來的你們,無論是走進大學校園,還是步入社會,都要帶著這份信念,這份夢想,去書寫你們自己的人生篇章。
同學們,你們的夢想,就是浙大附中夢想的一部分,也是我們國家夢想的一部分。你們的理想信念,將照亮你們的未來,也將照亮我們共同的未來。在這個充滿變化的世界里,讓堅定的理想信念成為你們最強大的武器,去探索,去挑戰(zhàn),去創(chuàng)造。
同學們,我們身處浙大附中這個校園,是你們?nèi)松猛局械囊粋€驛站,這里有敬業(yè)奉獻、專業(yè)出色的老師們,這里有學習勤奮、友善向上的同學們。在這里,大家可以得到知識的滋養(yǎng),思想的碰撞,友誼的溫暖,我們學會求知、求真、求實、求新、求善、求美,做到做學問、做事、做人的統(tǒng)一。
在這里,我們同樣學會成長、學會擔當。擔當精神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。它不僅僅是承擔責任,更是在面對困難時不退縮,不逃避,敢于直面問題,尋找解決方案。在課堂上,你們可能會遇到復雜的學科難題,在社團活動中,可能會遇到團隊協(xié)作的挑戰(zhàn),甚至在日常生活中,也會有各種預料之外的心煩瑣事。但每一次的擔當,都是對大家內(nèi)心勇氣的錘煉,都是大家人格力量的積累。
1947年學校創(chuàng)辦時就把人格教育作為辦學宗旨,77年來,學校一直把完善人格作為學校的辦學核心。上世紀80年代開始,40年如一日堅持開展社會責任感教育,進入新世紀,20多年堅持開展課題化社會實踐活動。就是希望同學們不僅成為學術的佼佼者,更希望大家成為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。
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:同學們要成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,不僅要有中國情懷,而且要有世界眼光和國際視野。要關注世界形勢及其發(fā)展變化,成為具有中國情懷、全球視野的人才,不僅能肩負起建設祖國的使命,而且能承擔起為世界、為人類作貢獻的責任。
老師們,新時代,世界在變化,教育在變革,在變革中培養(yǎng)人,培養(yǎng)適應變革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人。教師要有教育情懷和格局視野,要有扎實學識和育人能力。教育的本質(zhì)是育人,育人的關鍵是心中有每一個學生,心中有滿腔的教育之愛。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“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,稟賦、才能、愛好和特長不盡相同,不能只關注學習好的學生,使很多學生被忽視、被遺忘,體會不到學習的成就和成長的快樂,越來越?jīng)]有信心。要尊重學生、理解學生、信任學生、激勵學生,公平公正對待學生,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可塑之才,善于發(fā)現(xiàn)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特長”。
老師們、同學們,新學期已經(jīng)到來,讓我們在新學期中,一起在課堂中磨煉思維,在實踐中鍛煉能力,以堅定的理想信念,無畏的勇氣,迎接每一次挑戰(zhàn),勇于擔當,不斷前行,共同創(chuàng)造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謝謝大家!